本已呼之欲出的战略性新兴工业板临时生变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15日下午从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获悉,凭据证监会意见,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(草案)》(下称《纲要草案》)将删除“设立战略性新兴工业板”的内容。
关于这一变换,多位接受本报采访的法学界、证券界人士都体现,删除可能意味着短期内不会再推进战略性新兴工业板的建设事情。
“如果一开始《纲要草案》就没有写,那可能是因为层级不敷、不必太过具体等原因。”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剖析师李慧勇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体现,可是写入之后又删除,可能就别有深意了。
尽管有不少看法认为在《纲要草案》中删除相关提法,就意味着战略性新兴工业板暂时“出局”了,但也有看法认为,因为战略新兴工业板的准备事情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已经基本完成,所以不必写入“十三五”纲要,换言之,这派看法认为战略新兴板会很快推出。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对本报体现,对草案的修改还需要经过全国人大的最后表决,预计在修改说明中提出的建议,人大通过的概率是比较大的。“从事情程序来看,十三五计划中多一句、少一句都至关重要,有没有写入计划,直接影响未来五年的事情落实。”刘俊海称,是否继续推进战略新兴工业板,不但要听取监管部分的意见,全国人大也应该听取民众4008云顶集团者等利益相关方以及交易所的意见。
取消照旧没须要说?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15日下午从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获得的13日印发的《纲要草案》中,“设立战略性新兴工业板”的内容已经被删除。凭据记者拿到的对《纲要草案》修改情况的说明,此次修改共涉及57处。其中,第9条明确称:凭据证监会意见,删除第27页“设立战略性新兴工业板”。
战略性新兴工业板被“删除”之所以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,是因为其本已呼之欲出。
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,上海证券交易所(下称“上证所”)理事长桂敏杰首次体现,计划在上证所内部设立一个新的板块,即战略新兴工业板。今后,战略新兴工业板的准备事情一路推进,计划也上报高层。
2015年7月30日,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公共创业万众立异若干政策步伐的意见》宣布,文件称“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工业板”,引发业界高度关注。在今年两会前期,桂敏杰在面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提问时也明确体现,战略新兴板不会推迟,准备事情进展顺利。
3月5日宣布的《纲要草案》提到,积极培育果真透明、健康生长的资本市场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降低杠杆率,创立条件实施股票刊行注册制,生长多条理融资市场,设立战略性新兴工业板,深化创业板、新三板革新,规范生长区域性股权市场,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。其中关于“设立战略性新兴工业板”的表述被认为是顺理成章。
所以此次战略性新兴工业板“临时被删”,似乎标明政策爆发重大变革。本报记者采访发明,关于这一变换,市场泛起了猛烈的争议。其中一方看法认为,战略新兴工业板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准备基本完成,不必写入“十三五”纲要,换言之,认为战略新兴板不但会推出,并且会很快推出。但另一方看规律认为,在《纲要草案》的语境中,删除这样的提法,就体现暂时不在考虑规模之内了。特别是记者获得的“关于政府事情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”中也增补了一句“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还不完善”,似与这一方看法形成映衬。
“太着急了,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。”有券商人士对本报体现,其联系的多家客户此前都有到战略新兴板上市的计划,目前不知政策变换究竟何意,很是着急。
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向证监会和上证所求证,截至发稿未获回复。不过,有接近上证所的券商人士对记者称,交易所也并不十分清楚状况。“上上周,上证所战略新兴工业板的卖力人还在北京开会了解进展,他们也都懵了。”他说。
事实上,上证所一直在为战略新兴板四处奔波。一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人士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,沪深交易所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“跑企业”,新三板挂牌企业当中的科技、立异企业都已经被“跑遍”。据该人士预计,经过重复接触之后,首批战略新兴板上市企业的规模目前已经基本确定。
15日晚间,有一段宣称是上证所内部人士的录音在社交媒体上流传。该内部人士体现:“十三五计划(表述)的取消并不料味着战略新兴板的取消……各人应该再听一听,再看一看”。
几家欢喜几家愁
“求上证所的心理阴影面积”、“新三板要火”、“中概股哭死在回家的路上”……这是15日晚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三句话。虽有挖苦之意,但也反应了政策变换之下,差别条理资本市场的差别情绪。
战略新兴工业板临时生变,在李慧勇看来,监管层可能有三方面考虑:一是革新需要有条不紊地推进,二是革新要一盘棋、稳扎稳打,三是革新需要立足阵势、不涉及个人私利。
“中小创有了,新三板有了,战略新兴板是否须要就需要考虑了。”李慧勇对本报体现,创业板门槛稍微降一点,新三板门槛稍微升一点,实际上就可以笼罩战略新兴工业板的企业。
另有券商人士也体现,监管层目今不希望生长太多板块,可能也不希望资金过于分流,各条理之间确实保存竞争性、替代性。李慧勇则举例称,如果一家企业既可以上新三板,又可以上战略新兴板,那它会选择去哪里?肯定是战略新兴板。在他看来,注册制推迟,战略新兴板生变,新三板可能会成为大力生长的领域,“我们能感受到,新三板又热乎起来了”。
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也称,如果真的取消了战略新兴板,那么若要在多条理市场花样中大力生长的话,无疑新三板就是最值得关注的市场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,新三板可能碰面临更好的机缘。
自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到全国以来,挂牌企业数量已经从500多家迅速扩大到目前的接近6000家,其中中小微企颐魅占到95%,高新技术企颐魅占到65%。
“建立多条理资本市场将是目今证监会在资本市场的事情重点,而新三板作为多条理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会直接受益于政策趋势,新三板市场立异层的含金量也将会进一步提升。”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卖力人诸海滨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,目前来看,今年新三板市场有望接纳更多的优质标的,包括正在酝酿回归海内的互联网企业。
事实上,如果战略新兴工业板取消,最痛苦的可能就是正在拆VIE(可变利益实体)架构、计划“回国”的中概股,以及长线结构的基金等4008云顶集团机构。
“选择回来的中概股原来认为战略新兴板是一个比较好的窗口,可以抓住,但如果真的取消了,现在就照旧老渠道,借壳、IPO或者上新三板。”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资人陈进进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体现,并且企业上市的时间可能会被推迟:一方面,因为没有那么多壳可借;另一方面,银行贷款、4008云顶集团者诉讼以及经营本钱,都会压在企业身上;第三,基于上市预期加入的基金碰面临极大的退出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