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2日,宝钢股份(600019.SH)、武钢股份(600005.SH)两家公司同时宣布《吸收合并报告书》。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,合并后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全球钢铁上市公司中粗钢产量排名第三的“巨无霸”。 这一合并,意味着继南车与北车合并、五矿与中冶重组之后最大规模的央企重组,而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也实施了联合重组,新公司名为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”(下称“宝武钢铁”)。
巨无霸降生
宝钢集团的官方微信民众号透露,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,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为宝武钢铁,这将增进我国钢铁行业健康生长,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结构调解、深化国企革新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。同时,两大集团的合并也会加速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,支撑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的实施,“瘦身健体”、提质增效,从而抵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焦点目标。组建宝武钢铁目的在于,配合打造钢铁领域世界级的技术立异、工业4008云顶集团、资本运营平台。
两家大型钢铁企业旗下的上市公司重组计划为: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的全体换股股东刊行A股股票,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。
宝钢股份为本次的合并方暨存续方,武钢股份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。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换股价格,以上市公司审议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事项的董事会决议通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为市场参考价,并以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90%作为订价原则,换股价格确定为:宝钢股份4.60元/股、武钢股份2.58元/股。由上述换股价格确定武钢股份与宝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1:0.56,即每1股武钢股份的股票换0.56股宝钢股份的股票。
此次合并,武钢股份现有的全部资产、欠债、业务、人员、条约、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武钢有限承接与承继,自交割日起,武钢有限的100%股权由宝钢股份控制。
一位恒久从事并购重组的专业人士认为,这一交易计划兼顾了合并双方小股东的利益。“从武钢股份的角度来说,现在的PB将近一倍,与同行业内上市公司相比照旧较高,自己市场已经给了较高的估值。我们看到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吸收合并换股案例,包括南北车的项目和最近的南山控股吸并深基地项目,被合并方都是有一些溢价的,但这次吸并方宝钢股份并没有给被吸并方武钢股份溢价,这关于宝钢股份的股东来讲算是公正。”上述人士体现。
市场预计,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2016年度全年净利润划分达59.70亿元和9.74亿元。将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2016年度市场一致性盈利预测的数值进行简单相加,宝钢股份于2016年度交易前每股收益为0.36元,交易后的上市公司2016年度每股收益为0.31元,每股保存0.05元的摊薄情况。但此次宝武重组与近年来的合并案例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性,“考虑到这种协同效应,这种短期的摊薄可能还好,恒久来看公司可在协同效应上为4008云顶集团者带来更好的业绩回报。”上述人士剖析体现。
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宝钢股份实现净利润36.2亿元,是海内盈利能力最强的钢铁公司,武钢股份实现净利2.73亿元,相比2015年的巨亏已有所好转;从估值上来看,宝钢股份的市盈率仅为11倍左右,合并武钢股份之后,PB倍数较低。
协同效应显现
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合并后会优化两家钢铁上市公司资源配置,推动合并后上市公司提质增效。二者在区位、研发、采购、生产、营销、产品、技术立异、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将发挥协同效应。
合并后,上市公司将全面统筹四大钢铁生产基地结构,整合海内沿海沿江战略区位,多角度、体系化整合钢铁主业区位优势,合理分工结构周边市场,有序对接中国和全球客户,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区域。二者将通过生产基地的结构优化,在原料、制品运输仓储等方面接纳集约化调配,实现降本增效。
研发方面,宝钢股份、武钢股份均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资源,合并后上市公司将在合并后整合研发资源,集中优势力量,共享效劳平台,提升研发效率。采购协同方面,合并后上市公司将受益于原质料及资材备件采购规模的扩大、物流配送及仓储治理优化以及与供应商良好信誉的共享,从而降低企业的综合采购本钱。营销协同方面,合并的上市主体将整合二者的营销效劳体系,打造行业领先的超前效劳优势。在渠道整合方面,二者将通过第三方效劳平台欧冶云商,实施“一体两翼”战略,建成最具竞争力的钢铁效劳共享生态圈 。
从二者宣布的计划来看,这一协同效应有望快速释放,二者在通告中体现,在合并后上市公司拟用3年左右时间深入推进主要业务板块及区域市场的整合融合。通过整合,逐步建立统一研发、统一销售和统一采购的新型治理体系,充分挖掘协同效应,全面优化资源配置。
长江证券的剖析师则认为,本轮钢铁行颐魅整合思路与以往有所差别。此轮钢铁行颐魅整合将以“强强联手,区域整合”为指导思想,最终有望形成3家产能规模过亿吨,2家产能规模过5000万吨的超大型钢铁联合体。“强强联手”的思路将大大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压缩中小钢厂的生存空间,从而淘汰低效产能,实现规模效应。
合并后的上市公司,将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中粗钢产量排名第三、全球汽车板市场产量排名第三、全球取向硅钢市场产量排名第一。
自二者6月27日通告停牌以来,截至9月21日,上证指数区间涨幅达6%,在供应侧革新和钢价提升的利好影响下,申万钢铁指数涨幅达8.3%,在上市公司层面,首钢股份涨幅高达51%,杭钢股份、*ST韶钢涨幅也都凌驾40%。尤其值得关注的在宝武重组的利好影响下,最近几天钢铁股继续大涨,9月19日,宝钢集团旗下的*ST八钢、*ST韶钢双双涨停,据此,有剖析认为二者复牌后的股价体现值得期待。